上海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天团”全部回家
2020-05-10 13:50:56? ?来源:申博现金网: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丽红 黄丽红 |
中新网上海5月9日电 题:上海抗击新冠肺炎“战疫天团”全部回家 记者陈静 在上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前线奋战83天的仁济医院重症医学团队顺利度过14天医学观察期,9日终于回家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上海抽调了5支重症医学队伍前往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卫中心),支援救治重型和危重型患者。这些“逆行”支援的重症医学队伍被称为“五大天团”。如今,上海本地病例救治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前往支援的“白衣战士”有序撤离。仁济“天团”是最后撤离的队伍。 据悉,2月2日,仁济医院首批7名医疗队员起驰援公卫中心。2月11日,皋源率7名“精兵强将”增援公卫中心;此后,又有14位医护陆续奔赴公卫中心。28人分别来自包括重症医学科在内的多个科室,其中有10名医生,18名护士;他们中最年长者53岁,最年轻的25岁;其中女性18人。 仁济“天团”成员人均每日在舱时间超过7小时,累计在舱时间超过2500小时。“超长待机”的仁济“天团”中,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皋源连续坚守75天,先后主持救治8例重症患者;“90后”男护士郁园丁主动请缨参加了三轮支援;工作时间最长的护士是崔顺悦,坚守57天。 皋源的妻子也是一位医务人员。当日,她前来迎接许久未见的丈夫。夫妻相见,深情相拥。妻子说,天天盼着丈夫归来,如今圆满完成任务,平安归来,很开心! 在接受采访时,皋源表示,在公卫中心,他们救治的8位重型、危重型患者中,有3位曾接受ECMO治疗。其中,上海本地患者老陈接受ECMO治疗约40天,这个患者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挑战”。“在既往治疗过的患者中,从未见过这样的病患。”皋源坦言,“老陈的治疗过程堪称坎坷,书上有的、没有的并发症,他几乎统统经历了一遍。我们也真正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呕心沥血’”。 谈及此次参与支援公卫中心的最深感悟,皋源感慨:“感受最深的是政府集中上海优质资源,不遗余力地推进抢救!”他说,本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已经清零,还有两位危重的输入患者仍在接受治疗。 当日,皋源代表“仁济天团”向医院赠送一件队员签名的“百毒不侵”T恤衫和一幅海报。队员们纷纷在医疗队队旗上签下自己的名字。据透露,这些都将被仁济医院院史馆永久珍藏。 “90后”男护士郁园丁是上海唯一一位三轮支援公卫中心的护士。谁能想到,此前,他已递交了辞职信。接受采访时,家在崇明的郁园丁告诉记者,此前,因为父母的要求等,他提出辞职。在支援公卫中心抗疫中,医护同心协力,将“上了ECMO的危重症患者救了回来”让他重新审视作为“白衣战士”的成就感和价值所在。抗疫归来,他改变了想法。 53岁感染科护师何爱华是仁济医疗队中最年长的成员,主动请缨时,她说:“你们还年轻,都有照顾老人孩子的任务,只有我没什么牵挂,让我去吧。”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A1病区里,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患者,是一位插画师。入院后,她曾一度十分消沉。何爱华说,医护人员耐心劝导和细心关怀让她重燃抗击病魔的信心。后来,姑娘的病情有所好转,拿出画笔,画下一幅插画,并写下“谢谢你,可爱的人”。这封特殊的“感谢信”,被医护们用手机拍了下来并珍藏着。何爱华说:“看到自己负责的病人一天天好起来,我们比谁都高兴。” 在A4病区工作的护士黄妹,眼见该病区从空荡荡到一周内110张床位收满患者,又见证了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下,一周后患者一批批康复出院。黄妹说:“我真的特别有成就感,再苦再累都值得。”(完)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