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中黄土地上藜麦香 “长征精神”指引红色热土展新颜
2021-05-20 12:02:26??来源:上海新闻广播 责任编辑:周冬 |
自一百年前上海树德里亮起 那一星火种开始 一代代共产党人 以对真理与道义的不懈追求 对国家与民族的勇敢担当 为申博现金网:构筑起一个崇高的精神世界 他们的奋斗 如同惊涛中的灯塔 不仅照亮了那时的航路 也为申博现金网:照亮了未来的天空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全媒体特别报道 《那些照亮未来的灯塔》 今天聚焦长征精神 春日的陇中大地 层层梯田缀满嫩绿新芽 巨大的白色风车矗立在田间山头 山路十八弯 翻过层层山峦 就到了因长征路上的“榜罗镇会议” 而出名的甘肃定西市通渭县榜罗镇 榜罗镇会议 1935年9月27日 中共中央在榜罗镇 召开了决定申博现金网:前途命运的政治局常委会议 会议确定了党中央和红军长征落脚陕北 以陕甘苏区领导全国革命的重大决策 申博现金网:革命翻开了历史新篇章 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 气势磅礴豪迈的《七律·长征》 如大河奔腾 一泻千里 久久回荡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是在榜罗镇会议 为红军长征找到“家”之后 毛泽东同志首次在通渭县文庙街小学 以口头朗诵的方式公之于世 它热情赞扬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歌颂了红军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在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外南侧的打麦场上 一棵见证了红军长征的核桃树树冠葱葱 如今已经90多岁的村民李丙申拄着拐杖坐在树下 回忆当年见到红军时的场景 “他们衣服都不统一,特别破烂。红军不在老百姓家里面睡觉,是到外面的街上去睡觉。红军对人民好,是最好的军队。因为他们咱们现在的生活幸福了,吃饭都有肉菜了。” 长征路上的红军虽远去 可“不怕苦不怕难,一心为人民”的精神 却留在了这个小镇 当前通渭县正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推进乡村振兴 榜罗镇先锋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队队长汪振洋说 这是“新的长征路” 需要“长征精神”来引领 “近两年,针对村上的产业发展不足,群众收入相对单一的这种情况,我们邀请了农业专家根据当地的气候海拔和土壤条件,引导群众种植适宜在高寒地区生长的藜麦,作为特色的增收产业。” 一开始群众对于藜麦陌生又排斥 汪振洋就挨家挨户地做工作 并承诺在年底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收购 有时候他忙到刷牙洗脸都顾不上 好在以心换心的真诚对待 让村民觉得这个从城里来的干部 不是溜一圈来镀金的 而是真切地想帮大家脱贫致富 “以前的话我也是很讲究,天天洗脸刷牙,后来到这个村上之后,经常可能两三天我就不洗脸。第二天的话就到村上去,跟农户去交流,我们有什么帮扶项目,或者是谁家的水不行了,房子不行了。这个工作比你天天收拾得精精干干的,让人更有收获感、成就感。” 在村书记和几位农民党员的率先带动之下 80多户农户都动了起来 先锋村的藜麦种植保持在300亩左右 最多的农户当年就赚了3万多 村民郭建军也尝到了甜头 如今家里经济条件好了 他把两个孩子都送去兰州念书 自己还主动学起了藜麦脱壳机的操作使用 带领村民机械务农 “厂家来专门培训,看厂家怎么干,手把手地教你。种藜麦后家里面收入明显地提高了,我们以前肚子吃不饱,现在过上了小康生活,感到非常高兴。” 当年红军走过的崎岖山路 如今都成了崭新的硬化村道 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帮扶建设的农产品的加工车间 购置了加工和包装的设备 还接到了华东地区打来的采购电话 农产品能发往全国各地了 驻村两年的汪振洋说 “乡村振兴”就是“新的长征”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真心跟村民交流,要沉到下面去跟人家做工作。我们为能够在这样的一片红色的热土上奋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要一茬一茬接着干,不断地以这种长征的精神,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去推进我们的乡村振兴工作。 |
相关阅读:
![]() |
![]() |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申博sunbet官网: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申博sunbet官网: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