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nav_long{background:url(/image/topnav_bg.gif) repeat-x left top;height:34px;} .top_nav_long ul{width:1000px;margin:0 auto;height:33px;} .top_nav_long ul li{float:left;line-height:33px;color:#666666;margin-left:10px;font-size:12px;} .top_nav_long ul li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666666;} .top_nav_long ul li a:hover{text-decoration:none;color:#CC0000;}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1{width:80px;margin-left:0px;}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1 a,.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1 a:visited{color:#FF0000;}{color:#FF0000;}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2{width:80px; margin-left:0px;}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2 a,.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2 a:visited{color:#FF0000;}{color:#FF0000;}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3{width:410px;} .top_nav_long ul .top_nav_long_04{width:400px;text-align:right;} .top_nav_1000{width:1000px;margin:0 auto;height:40px;line-height:40px;color:#003366;font-size:12px;text-align:center;} .top_nav_1000 a{text-decoration:none;color:#003366;} .top_nav_1000 a:hover{text-decoration:none;color:#CC0000;} .top_nav_long span{padding-left:5px; padding-right:5px;} .top_nav_1000 span{padding-left:7px; padding-right:8px;}
直通屏山|申博sunbet官网:|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申博sunbet官网:|专题|网事|申博sunbet官网:|申博sunbet官网:|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不负春光好时景 播下田野新希望——虎年春耕新图景
www.fjsen.com?2022-02-27 16:01:59? ?来源:新华社    我来说两句

春回大地暖,春耕正当时。

农技专家“问诊”、高科技助力、选良种优结构……眼下,一幅幅忙碌有序的春耕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2月11日,无人机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喷洒除草剂。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应对去年罕见秋汛带来的冬小麦大面积晚播的空前挑战,从南到北的广袤田野间,人们早动手、抢农时,打好春耕备耕主动仗,确保“大国粮仓”实现新的丰收。

与时间赛跑,打响夏粮丰收硬仗

黄河滩地边,孕育着万亩麦田,十多辆高地隙植保车齐头并进,喷洒着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让急需营养的小麦苗饱尝甘霖。“往年这个时节,老百姓只需要打除草剂,今年得多打两次肥料。”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农机手孙亚新说。

2月22日,高地隙植保机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新村作业(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今年春耕,芮城县投入了80辆高地隙植保车,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农技专家李峰潮摸着嫩绿的麦苗说,今年小麦晚播面积较大、苗情总体偏弱,更要勤观察、多交流,弥补不足,把失去的时间赶回来。

2月22日,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新村,农机手在调试高地隙植保机。

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受去年秋汛影响,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5省有1.1亿亩小麦晚播,占到小麦播种面积的1/3,当前苗情长势复杂,夺取夏粮丰收面临空前的挑战和困难。在这个春天,各地打响确保夏粮丰收这场硬仗。

2月18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村民在麦田里浇水。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百万亩小麦进入返青期。流转种植了1000亩小麦的种粮大户李元智说,今年的苗情比不上去年,但是在春管期间,通过精细浇水和施肥,能促进“弱苗转壮”。

去年秋汛,山西省运城河津市位于汾河两岸的农田积水严重,小麦迟迟不能下播。11月,当地农业部门推出极晚播小麦冬季地膜覆盖技术,发放60吨地膜,抢播3.6万亩。“我怀着试试看的心情种下了小麦,铺了地膜,没想到长势这么好。”河津市黄村村民侯永强看着郁郁葱葱的麦苗说。

不久前,山西省农业技术服务推广中心研究员段忠红和农业农村部的专家深入运城、临汾等地的产粮县进行实地指导。“土里捂”能不能压?“一根针”该咋办?什么时间浇水施肥比较好?…… 小麦晚播出现的新问题,让种植户心中打鼓,农业专家一一详细解答,让他们吃了“定心丸”。

制作冬小麦苗情表、分布图,各级专家精准指导,在各地的田间地头,处处涌动着农业技术专家忙碌的身影……

2月18日,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柳林镇,农技专家毕研存(左二)对农民进行小麦春管技术指导。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春节刚过,山东各地就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乡活动。他们分区域分地块帮包,不间断开展巡回指导和服务。在安徽省,1.3万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包村联户,全程指导除草、追肥等春季田管措施。

这是2月17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拍摄的麦田(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为促进冬小麦“弱苗转壮”,河南省汤阴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实现全县298个行政村技术培训全覆盖,确保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我们加强麦田管理技术培训,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保持粮食及农业生产增长势头,为夏粮生产打下良好基础。”河南省汤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史艳超说。

2月17日,工人在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的河南万庄安阳物流园装运储备化肥。

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慧种地”“云播种”让“抢”农时增信心添底气

走进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东恒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院,一辆辆威风八面的农机排列整齐。“我们今年农机数量创历年新高,还有4台拖拉机安装了自动驾驶系统,不仅降低了驾驶员的作业强度,还能提高春耕作业质量。”合作社理事长张东东说,这几天农机手已经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加入抢抓时效的春季农业生产。

2月21日,在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东恒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在给农机安装自动驾驶系统。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当前,各地智慧农机正在助力春耕,无人机、物联网、大数据等在田间地头普及应用,让抢抓时效的春季农业生产更具底气。

2月15日,在山东五征集团山拖农业装备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线上装配农用拖拉机,以满足市场春耕春管需求。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在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张市镇万亩高标准农田,大地披绿,一派生机。田间地头,5G基站、墒情监测、苗情监测、病虫害防治等设备一应俱全。依托农业物联网、5G等新技术,当地农民干农活有了科技范儿,省力、省钱,农田也更加节水、节肥、高产。

种粮大户陆爱东流转了500亩耕地种小麦,去年,在尉氏县小麦粮王争霸赛上,他以亩产858公斤一举创下全县小麦亩产纪录。“这离不开农田里的‘黑科技’!”陆爱东说,有科技做支撑,他对夏粮丰收充满信心,争取今年再拿下粮王争霸赛冠军。

从靠天吃饭到数字务农,山西运城的种粮大户胡天妮对智慧农业带来连年丰收有着更足的底气。在黄河滩涂地的中央,有一座智慧农场,360度全景无死角的智能操作间设计,展示了现代农业的气势。胡天妮用一台手机,就可以精准掌握和操作1000多亩麦田的喷水和施肥。

“节省了人力成本,还增加了种地的精准度。”胡天妮算了一笔账:1亩地全年可以减少200元左右的成本,一年两季每亩地可增加五六百块钱的收益,减投和增收加起来一亩地可以多赚七八百块钱。

2月11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工作人员通过手机查看水肥系统运行状况。

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对于种田人来说,无处不在的‘高科技’实在是省事多了。”谈及“无人农场”里的“高科技”时,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的“无人农场”负责人焦魁说,精准作业为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11日,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工作人员通过“农场大脑”监控麦田情况。新华社记者 刘军喜 摄

“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现在都变成现实了。用植保无人机给小麦除草,不仅效率高,而且效果好。”看着眼前绿油油的麦苗,焦魁深有感触地说,插上科技的“翅膀”后,现代农业发展更快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更有希望了。

2月17日,在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农技人员为植保无人机更换电池。新华社记者 张浩然 摄

“田长守护”“田野加减法”让良田多产粮

春耕时节,各地各级田长制稳步推进落地,为助粮增产保驾护航;各地产粮县创新探索种植模式,推广种植新技术,千方百计让农田变粮田,让良田多产粮,全力以赴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

2月下旬,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陌南镇夭头村村民陈泽泽和其他村民一起,参加了省里农业部门组织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大大缓解了他们因去年秋汛没有播种冬小麦的焦虑。“我们今年将建设一万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区,确保玉米产量不减,还将多出5000余亩大豆的收成,帮助农户实现增产增收。”芮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翮说。

扩种大豆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优质大豆生产和供给基地,常年大豆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0%以上,商品率达到80%以上。今年,这个省计划新增1000万亩大豆。

尽管还没到春耕生产阶段,但黑龙江省北安市革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开始谋划今年的大豆种植计划。这家合作社经营20万亩耕地,去年种植大豆5.8万亩。合作社负责人李富强说:“去年每亩大豆收益280多元,今年国家鼓励种大豆,我们更有信心,预计大豆种植面积将超10万亩,为国家多产粮。”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春耕时节,一些产粮大省的“田长”们看麦田、访农户,不仅把春耕备耕的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最重要的就是全力守好耕地红线。

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闹店镇范营村,田间一块印有二维码的“田长制”标识牌格外醒目。雷保平是范营村党支部书记,也是全村2300多亩耕地的田长。春耕备耕期间,看护耕地成了他的日常工作。

“53万亩耕地已经全部纳入田长管理范围内,县、乡、村三级干部和网格员,构建了覆盖全域、责任明确的网格监管体系。”宝丰县自然资源局局长王月霞说。

在山东省惠民县麻店镇,种田能手周淑志一大早骑上电动三轮车,围着周吴村把全村的田地“检阅”一遍,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今年小麦苗情复杂,周淑志提高了下地查看苗情的频率。尤其是立春之后,他时刻关注地温变化,提醒农民适时采取保墒镇压、增施叶面肥等措施促进苗情转化。

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吴圩镇九梓村,村级田长王雅如点开手机里的“掌上田长”App,行走在田间地头,巡查记录自己管辖的3个村民组近千亩地的动态信息。

作为定远县2578名县乡村三级田长中的一员,王雅如既要关注田地里是否有违法乱建行为,还要查看农民对田地的维护情况。“经历了一冬,农田需要尽快旋耕,确保在合适时机种入早豆、早玉米、早花生等作物。”王雅如说。


责任编辑: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