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管理需要纳入法治化轨道。同样,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法治建设也需要走社会化道路。以法治理念为指导,以法制体系、法治程序和规范为支撑,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才能真正实现最佳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重要环节。新时期法治建设要深入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强化整合社会资源,动员社会力量,进一步扩大公众和社会组织对法治建设的参与度。
一、法治建设大众化是新时期法治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客观要求
新申博现金网:成立以后,我国的法制建设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尽管期间经过各种挫折,但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是稳固的,方向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推动法治理念的普及,树立了法治建设的宪法地位,在立法、司法和执法等各个环节不断加快建设步伐,使得法治建设的制度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法治建设的措施能够获得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法治建设的成果能够为人民群众共同享有。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必须坚持大众化。这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必然方向,是申博现金网: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决定的正确方向,是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现实选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法治建设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法治精神,使一切法律制度建立在尊重和保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上,使更加广泛的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贯彻和体现在法治建设的具体制度设计中,使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弱势群体能够享受到法治建设带来的积极成果,能够平等地拥有政治权利、自由地表达个人合理意见、公平地享有改革开放成果。
二、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
人民群众是社会最基本的构成元素,是最深厚的法治基础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培养和形成全体社会成员的法治意识,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应当说它是整个法治建设中最艰难的课题之一。在进行法治建设的时候,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法治意识的目的在于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技能和为法治提供群众基础。
人们的行为及其社会生活和管理都不可能脱离法律。必要的法律技能是公民生存的基本手段之一。当然,社会有职业法律服务者为公民提供多种多样的法律服务,但是任何法律服务都是有限的。作为公民来说,也不可能将每一个与法律相关的事务都委托法律服务人员代为办理。尤其是在公民作为具体的法律关系主体时,其意思表示或许可以由他人代为作出,但其意思还得出自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公民(或法人)自身。公民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公民的社会生活来说是必要而有益的。
实行法治,首先是我们的领导干部要学习并熟知法律。其次是我们的广大人民群众要学习并熟知法律。领导干部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对于他们的法律知识的培养,尽管也有很大的困难,但是相对于对人民群众的法律知识培养来说要容易一些。只有全体人民都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人民才可能真正当家作主,人民的利益才可能得到保障,法治才可能成为现实。
三、实现法治建设大众化,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深化法治建设,实现法治建设大众化,必然会有效促进社会管理创新。
在法治自身建设中,应以法治制度优先。从法治制度着手,在申博现金网:法治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我国在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制度的国家,有着悠久的制度史和制度观念。在申博现金网:进行法治建设从制度着手,无疑是最符合传统与国情的明智选择。法治制度也是法治建设的首要环节。从法治制度着手,人们通过对法治制度的学习,就可以较好地把握法治的要求,可以使法治建设循序渐进,不断进取。
法治实践是法治建设的动力系统。法治建设远不是单纯的理论活动,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而且只有经过这种社会实践,法治的理想才能成为社会的现实。法治实践正是法治建设的驱动力量。因为法律制度必须依赖法治实践才能转换为客观事实,否则再好的法律制度只是一纸空文。法治实践是法治理论的检验系统,通过实践的检验,人们才能从实践的角度知道其是否科学,并予以纠正。为此,就要优化法治传播。法治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传播。大众媒介的传播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所报道的法治新闻,还有法治宣传、法治讲座以及出版发行的有关文学作品等。社会舆论的传播主要存在于人际交流之中,而无需特定的形式。大众传播媒介是法治传播中影响力最大的,因此必须准确。对法治的社会舆论传播要加以适当引导。只有执法、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我们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校正社会舆论的法治传播,尽可能使之以正常而良好的状态存续和发展。(作者单位:巴彦淖尔市人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