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连日来实地了解,沈阳所有的二人转演出场所,无论是赵本山旗下的3家“刘老根大舞台”,还是低档的群众影剧院,节日8天长假都是一天不歇,而且上座颇为火爆。开张不久的南风剧场请来了“丑王”魏三,沈铁文化宫有参与电视剧演出的孙小飞和胖丫等人助阵,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还把最低档次的票价飙涨到330元。4日晚记者来到北陵军人俱乐部,离“东北浪”二人转开演还有半小时,40元以下档次的票已经售罄。但不演二人转的剧场节假日却大门紧闭,基本上没安排演出。(据2009年10月6日《新华每日电讯》)
东北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唱蹦子、吉剧、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是由东北民歌演变而来的东北土生土长的载歌载舞的民间艺术之一。在表演手法上,讲究“四功一绝”。“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演出时,一丑一旦轮番上场,有搞笑、模仿秀、气功、绝活,偶尔也唱一段传统二人转小帽,耍上一阵子手绢。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东部三盟一市。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从这句东北人耳熟能详的话语里足见二人转独特的艺术魅力。二人转,作为黑土地上盛开的民间艺术之花,它不仅在农村的大舞台上异常活跃,而且日益形成农村包围城市之势,在城镇遍地开花。城乡居民人们喜欢二人转,不仅仅在于喜欢它外在的舞蹈、音乐、语言之类,以达到直觉上的快感,而是透过那载歌载舞、化入化出的精湛表演,去体味人物的命运,去理解世态炎凉的艰辛,从而随着剧情的发展,或悲或喜,或恨或怨,以达到感情上的愉悦。二人转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感染力,除去它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具有浓烈的民间乡土气息之外,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在表演中有着独特的与观众交流互动方式,唤起了观众感情上的极大满足,使其在整个欣赏过程中得到了丰富的艺术享受。
准确地说,二人转成为沈阳市“双节”期间市民文化生活的一大特色,申博现金网的是折射出了市民群众节日文化需求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上的种种辛酸与苦涩。
作为东北老工业重地,沈阳市城区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485多万,人口密度达1373人/平方公里。在这样一个大城市里,国庆节和中秋节文化市场仅靠七八家表演“同质化”二人转的剧场苦撑着,着实让人为沈阳市的文化市场建设和市民的文化生活担忧。诚如在某证券公司工作的黄先生所说:“第一顿吃汉堡可能挺香,顿顿吃汉堡就必然反胃。一个城市几百万人,剧场都演二人转,那肯定满足不了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省、市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那么多,戏剧、歌舞、歌剧、杂技、芭蕾齐全,节日他们都干什么去了?”市民的质疑也不无道理,相关部门应该扪心自问,深思反思。
及时准确地了解掌握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现代文化的需求信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这实际上文化工作者的政治责任,是文化工作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也是文化建设的方向问题。
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促使文化形式越来越呈现多元化、多样性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门必须注重切实尊重不同群体对文化的主体创造,包容和激励人们广泛的、形式多样的合法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下,把不同层次群众对大众文化的共建共享作为自身发展的基本着眼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层次性、多样性和选择性,而不是让满城市民都挤着去看二人转。尽管大杂烩型的二人转能够让观众在笑声中释放压力,寻找快乐,但这毕竟只是一部分人,对一部分人的满足,就是意味对另一部分人的剥夺。
当然,繁荣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需要政府一定的财力投入,但这是次要的,而主要的成本投入则是组织成本的加大。各级文化部门和文化工作者必须牢固树立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舍得花费大量的辛勤组织和劳动,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甚至是艰苦卓绝的工作,乃至付出毕生的精力,以换取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 2009-07-02二人转,不能光向钱转
- 2009-06-09从“二人转票价畸高”说到大众文化享受
- 2009-05-08“二人转”真的很低俗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