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家宝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视察,上午听了五节课,下午谈了八千字的感受。这是9月4日的事。一个月零一周之后的10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温总理的感言,标题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结果文中在谈到岩石的分类时,出了点小纰漏。12日,温总理特别致信新华社总编室予以更正,并向读者致歉。
即便像温总理这样说话慢条斯理的人,现场讲话内容太多,用语有欠严谨也在所难免。但是,文字记录整理发表时,除了特别要强调现场效果之外,一般都需要经过适当的编辑工作。更何况,按照新华社发稿的常规流程,在播发中央领导讲话时,会经过一些审核程序。这个过程用了5周时间。当然,不管用多少时间,文章也难免有点小错。但是,这应该是新华社编辑和其他审稿人的责任。
而且,按照编辑出版的常规,每一种错误都有相应的更正机制。像这样的小错,通常只需要在适当的地方发一则更正声明,并在网络版及再版文字中予以纠正即可。但是,新华社值班副总编辑吴锦才向《北京晚报》证实说,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当一位读者致电新华社,指出这个常识性错误之后,“按照业务规程,新华社总编室将这位读者的疑问转交给总理办公室主任”。这是中午的事,下午并没有及时更正。到了晚上9点半,温总理给新华社总编室打来的电话,进行了沟通。吴副总编辑作了检讨,温总理说文责自负。按说这时候可以直接更正了,但是温总理的严谨非比寻常,专门写了一个字幅发来。新华社将更正信连同总理手迹一并播发。至此,一个文字纠错的小事终于成为一个总理道歉的大新闻,次日登上了各大媒体的重要位置。
依本人愚见,总理的这个字幅中也有一个小小的错误。他谈的是岩石的分类,而不是岩石学的分类,多写了一个“学”字;或者啰嗦一点,加几个字,说成“岩石学中对于岩石的分类”亦可。但是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各媒体显然对岩石或岩石学的分类并不感兴趣,这条新闻被放大的原因,是因为总理亲自致信更正并向广大读者道歉。媒体的表现,显然有些受宠若惊,而且引导读者作受宠若惊状。从网络新闻的读者留言看,这个效果达到了。仅仅因为这个(多写了一个“学”字的)道歉信,网民们毫不吝啬地,把“大国总理的严谨作风”、“伟大的襟怀”、“一个‘为’字有繁有简太了不起了”、“太感人了”之类的赞誉倾倒给了温总理。
一个大人物的道歉往往都会受到重视,不过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应该和内容联系起来看。比如,假设奥巴马就美国加征申博现金网:轮胎关税向申博现金网:道歉,就是一件大事;但是倘若他踩了别人的脚,亲自连说了三声“对不起”,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个岩石的分类问题,从它的错误性质以及造成的影响看,本来只须由新华社更正道歉即可,不必劳驾日理万机的总理。新华社这样大动干戈,显然有些表演过火。其他媒体跟着“感到震撼”,则实在令人诧异。
既然是万人称颂的好总理,温总理一定不希望大家这样受宠若惊。按照受宠若惊者的逻辑,一位大国总理显示了他应有的气度,那么一个大国的公民,是不是也应该有他对待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媒体的报道把小事过度放大,变成了漫画效果,以至于遮蔽了大事,既不利于正确评价总理的工作,也有碍于培育现代公民意识。
- 2009-10-14总理致歉信让我们反思“政治洁癖”
- 2009-10-14温家宝总理的亲笔致歉信道出了啥?
- 2009-10-14总理致歉与学界“护错”之风
- 2009-10-13温家宝总理主动“更正错误”令人敬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