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22日当地发生的学生奶集体中毒事件,陕西榆林有关部门公布检测结果称,牛奶未检出致病病菌。全文338个字的通报,难解公众对这一事件的信息需求饥渴。
作为一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牛奶的送检,应该是遵守基本规则和程序的。比如,应当是学生当时饮用的同批次牛奶,应当是第三方的权威检测机构,应当是不受任何干扰的独立检测。这些基本的要求如果不能做到,当然就失去信任的基础。
然而,这样的简单通报,没有就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诸多疑问作出回答,对不少具体关切没有做出解释,也就难以让人信服理解。面对社会公众的疑问和关切,政府不能不说话,不能不给个说法。已经查清的,给个明白话;还没有查清的,就说没有查清,进展到哪一步也让大家知道。只有这样,公众才会相信政府部门不会护短,是在和公众一起面对问题,政府部门知道了多少,公众就知道了多少,做到了查找解决问题过程与信息完全披露过程同步。
申博sunbet官网:这种喝牛奶出现恶心、呕吐、发烧等中毒症状,各方多有从一般情况上的解释。比如存在“乳糖不耐症”导致腹泻的可能。200多学生的反应,则可能是一种“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用百姓的话说就是心理作用。这些分析解释,在一般意义上也许是合理的,现实生活中的确存在这种可能。但都替代不了医院对16名学生诊断出了的“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追问,都替代不了政府部门就这么多学生腹泻症状的原因说明。其实,各方在分析各种可能的同时,也都在等待真正的结果。
学生家长和社会公众的心中疑问,是对诸多不正常现象思考后解不开的疑团,必须由权威的政府部门去解开。概括起来,关键性的疑团有三个:其一,为什么第一次饮用宝鸡产地的奶就出问题,而此前一直饮用呼和浩特产地的奶却没有问题?其二,空腹饮奶时易出现“乳糖不耐症”,但学生们每天早上都是这样饮用的,为什么没有出现问题?其三,如果说其他学生是心理作用,那16名学生是实实在在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那又是什么作用?这些疑团不及时解开,人们就会猜忌、猜测、猜想。
导致16名学生中毒的原因也许有很多种,但16名学生同时出现同样的症状,应是某种因素导致的必然。对于这个原因,可以一项一项去排查,如果真是喝的奶没有问题,那再去找别的原因。现代科技这么发达,相信一定能找到原因。如果不了了之,以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类的理由而告结束,不仅各方难以接受,也是对学生健康的不负责任。
我们希望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但一杯不出问题的奶,才会让一个民族放心。
- 2011-02-18工人中毒:供应商和苹果各有责任
- 2010-05-19教师敬香是教育“中毒”的临床反应
- 2010-05-15有良知的企业都应想想铅中毒的孩子
- 2010-03-28合法污染下,谁为铅中毒埋单?
- 2010-02-03雪碧中毒门,可口可乐别急着撇清责任
- 2009-08-12铅中毒的孩子们还要等多久
- 2009-06-04教师拜佛是教育"中毒"的临床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