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妹现象"凸显道德自觉
www.fjnet.cn?2011-10-29 22:31? 范子军?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年仅6旬的陈贤妹,放下背上的垃圾袋,弯下单薄瘦弱的身躯,用干瘦的双手把被汽车碾压得奄奄一息的小悦悦,扶到路边,并叫来悦悦的父母。孩子很快送到医院,并得到救治。陈阿婆虽没能够挽救孩子的生命,但她的行为大大地刺激了国人的神经。 “小悦悦事件”激起全国范围内的道德再思考,同时也把这个朴素的草根人物推向了前台,这个面对小悦悦不幸被碾压而伸手救助之手的第19位“路人”。也正因为前面18个路人的冷视,大字不识的陈贤妹身上所透射出的“陈贤妹现象”也就更为耐人寻味,催人反省。 从某种意义上说,“陈贤妹现象”最突出的亮点之一就是“道德自觉”,“总要有人去帮助”,这是平民群体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最相互的诠释,也正是基于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道德文化判断,陈贤妹没有因为前面多个路人的无动于衷也袖手旁观,而是义无反顾地出手相助。 “总要有人去帮助”,道出的是最基本的文化认同,是作为社会人对道德底线的坚守。陈贤妹身处社会底层,却一贯乐于助人,她曾经救援落水儿童的经历,说明了向小悦悦伸手相助绝非偶然,而是“道德自觉”主导行动的必然结果。因为有了这种自觉精神,她考虑的就不是值不值、怕不怕,而是应该和必须。 其实,危急时刻冷漠围观毕竟只是极个别,现实中不乏陈贤妹这样的“道德自觉”者。关键在于,要让“道德自觉”成为主流,就要像陈贤妹那样,不是一味地去批评、抱怨前面那18个人见死不救,而是默默地去做第19个拿出行动救人的角色,从自己做起,以捍卫道德和人性的名义,拒绝加入冷漠的队列。 诚然,现实里的确存在一些好心遭遇恶报、助人为乐反被诬陷讹诈现象。越是如此,越需要我们旗帜鲜明、身体力行去占领道德高地,而不能成为我们放弃道德自觉充当看客、主动让出道德阵地的理由。当然,对于那些不道德和冷漠行径,有必要借助道德、正义的力量,去谴责、批判,更需要从制度、法规层面去抑恶扬善,因为这代表着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透过陈贤妹现象,深入开展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文化理念的讨论,辅以世界观教育、制度乃至法律的推动,我们相信,会有申博现金网的陈贤妹涌现出来。当人人都争做陈贤妹,或者说当“陈贤妹现象”成为常态,我们的生活不就远离冷漠,充满和谐、温馨吗?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9]放下垃圾袋救小悦悦 “陈贤妹现象”凸显道德自觉
- [ 10-28]专家谈小悦悦事件:社会缺乏信仰是道德滑坡关键
- [ 10-27]"小悦悦事件"引社会反思 近8成受访者承认让自己反思
- [ 10-25]“小悦悦”入选网络热词 “校长撑腰体”爆红
- [ 10-25]广东又一“小悦悦”被车碾压 众路人抬车救人(图)
- [ 10-25]《不醒的归路》送给天堂里的小悦悦
- [ 10-24]娱乐圈微博为小悦悦祈福 众星拒绝冷漠温暖你我
- [ 10-23]小悦悦事件引社会反思浪潮 媒体称理性舆论须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