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西岸时评> 民生巷议 > 正文

“骑车体察”为何引质疑

www.fjnet.cn?2012-01-10 08:53? 朱四倍?来源:华西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1月8日,一张名为“温岭大小领导骑自行车体察民情9辆警车鸣笛开道”的照片在网络空间热传,照片里几辆摩托警车开道,后面跟着一些戴帽子骑自行车的人,旁边还有记者在摄像。温岭回应称,当天是举办公共自行车的启动仪式,绝非领导作秀,只是为了交通畅通。(1月10日《华西都市报》)

按理说,“大小领导体察民情”,民众应欢呼叫好才对,但质疑声却最明显,这仅仅是由于“警车开道”吗?客观观察可以发现,民众的怀疑是惯性的,其后隐藏着深刻的不信任情绪,而这种惯性怀疑几乎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骑车体察民情”的要害在哪里?无论是网友的声音,还是当地的报道,在笔者看来,都恰恰忽视了“民情”,相反,都把关注点放在了领导身上,这在当下话语环境中或无不妥,但在社会中存在“两个舆论场”的现实中,仅仅关注领导甚至忽视了事情本身意义的吊诡,必然在“网络舆论场”出现非议,而这种非议在相当程度上折射着民众对一些权力失范的不满。对此,权力者怎能不反思?

换句话说,这是“网络舆论场”在给权力者上课。能否改变权力者的形象,取决于权力者以怎样的姿态对待网络舆论,单一地否定或者熟视无睹,都不是权力者“恢复名誉”的上策,也不可能达到自证清白的效果。

一是权力者应审慎对待公共意志,而不能用权力者偏好来作为取舍的标准。“体察民情”当然没有错,但“警车开道斥行人”显然背离了公众意志。二是老百姓习惯性质疑乃至成为“老不信”,决不是公众单方面的事情,作为权力者理应站在对民众负责而不是“对上负责”的立场上对待之。

权力领衔下的“公共自行车启动仪式”,在笔者看来,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名义,都无法躲避公众的异样眼光审视。当以“体察民情”出现的活动成了官威和“排场”的符号载体,民众必然是质疑而非接受。“骑车体察民情警车鸣笛开道”的价值困境也正在这里。“骑车体察民情”:“民情”何以质疑而非叫好?但愿权力者能反思之、直面之。

  • 责任编辑: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