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摔敛财”背后的制度化问责
www.fjnet.cn?2012-10-18 17:11? 程思明?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15日,杭州古墩路文二路口,一位80多岁的老人突然摔倒在人群中。当地警方介绍,该老人“假摔”已接近9年。老人每次摔倒,一定有热心人扶他,还会给他钱。当地派出所微博讽刺说,“爷爷,你年纪大了,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啊”。(2012年10月17日《青年时报》) “老人假摔、借机敛财”的行为举动,若从公序良俗的角度下进行解析,必然会被认为是“骗取同情、涉嫌敲诈”的典型案例。不过,之于一个弱者的境遇,舆论这种简单地用道德加以批判,从而忽视其行为背后制度缺乏的做法,也未免不是一种“选择性失明”。 与老人“假摔敛财、持续九年”的所表现出的戏剧化相比,这件事情所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疑问则莫过于:面对这样的情形,当地相关部门为何会放任不管?事实上,按照事态的发展来看,就算是“老人为不回家穷尽一切理由”,可如果在此之前,民警就能在老人经常出没的地方竖以警示牌,提醒行人不要受骗,而不是采取单纯劝导或消极应对的做法,不仅可以避免那种同情行骗的行为发生,甚至还可以借此打消老人的假摔骗钱的行为,并最终把老人顺利遣送回家。 可与之相悖的情景却是,尽管当地救助站和民警也都做出了一些努力,可多数是出于一种无奈的被动做法,并没有从根本上避免这种状态的发生。否则,也至少不会让一个老人在同一个城市“行骗”达9年之余。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面对着一个八旬的老人,即便是出于一种道德善意,当地警方也不能纵容老人的这种做法的继续存在,然而,从上述的两个方面的做法来看,我们很难找出民警切实做到应负责任的举动。如此看讲,一些舆论那种单纯从道德上谴责老人,进行忽略其背后重要的现实环境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表现。 说到底,除了当地相关部门的被动做法是造成的老人假摔行为之外,横亘在其背后的养老制度化问题也似有凸显。实际上,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在当前城乡养老模式双轨制及地域差异等现实语境下,“假摔敛财”的安徽老人,只是因制度缺乏、无法惠及当中的一个缩影。若不从根本上保障他们的生活环境、这种老无所依、另类取财的做法,必然会以更为极端的方式出现。 当然,我们也理应看到,老人“假摔敛财”之所以会禁而复发,远非“制度缺乏”解释那样简单。应当看到,尽管假摔举动不乏善意的欺骗,但它对于当前这样一个“路不敢扶”的现实社会,至少也是一种意外式地衡量出社会的道德温度。只不过,老人的那种凭借着过度消费社会诚信的无奈做法,最终只能会让整个社会来予以埋单。 老人“假摔敛财”的做法,固然令人愤怒,不过,需要思考的是,老人的行为,如果就此因涉嫌欺诈而锒铛入狱的话,反倒是从另一种途径实现“入狱养老”,而这样的假使句式,虽说是有些荒诞可笑,但被置于整个现实社会当中,也难免会映衬出社会保障底线的羸弱。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8]80岁老人假摔9年拷问了谁
- [ 10-18]出问题的洋奶粉怎是申博现金网:商人造
- [ 11-08]警察“假摔”无人同情是警钟
- [ 11-07]“假摔帝”之名映照出舆论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