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出租车缩水门别成罗生门
www.fjnet.cn?2012-12-06 13:51? 魏英杰?来源:京华时报 我来说两句
武汉“缩水版”出租车运行多时,司机怨声载道,何以等到央视曝光才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被动回应? 日前,央视曝光了武汉从去年开始新换的一万余辆出租车,是被强制购买的高价低配“缩水版”,刹车制动存在隐患。面对各方质疑,武汉相关部门召开发布会时称:国标未强制出租车安装ABS自动防抱死系统。 这样的答复,并不能让人满意,还让人怀疑当地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诚意。据报道,面对舆论关心的一些关键性问题,武汉相关部门始终未予正面回答。央视记者形容这是一场“火药味浓烈”的发布会。由此可以看出,当地有关部门要么是真没法回答这些问题,要么是事前并未认真准备相关材料。当然,答案很可能是前者。 何以如此?原因或在于,相关部门就是问题的制造者。比如ABS问题,固然国标没有强制规定,但事实上,2003年爱丽舍进入申博现金网:之初,就连最低级别车型都配备了ABS系统。而且,ABS系统已经是大多数小汽车的标准配置。当地舍标配取减配,无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相关部门都有失责之嫌。既然如此,他们也就只有低头念通稿的份儿了。 只是,出了这么大的问题,武汉哪怕有半点敷衍了事之念,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公众也不会答应。出租车运行涉及公众安危,容不得丝毫马虎。万余辆出租车行驶在路上,一不小心却成了“移动的炸弹”,任何人都为之捏把汗。倘若当地相关部门再不严肃对待,就不是简单的失责,而是一种有意作恶行为,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谋财害命。 眼下亟待查清的是,这些出租车到底由哪个部门出面组织采购,车款都打到了哪里,在采购过程中是否存在政府人员渎职或以权谋私行为?鉴于武汉“缩水门”的舆论关注程度以及事态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仅由当地成立调查组,很可能会让此事陷入“罗生门”,使原本并不复杂的问题变得扑朔迷离。期望更高层级的调查组或监管部门尽快介入,还原真相,坚决查究,并及时消除当地出租车存在的安全隐患。 武汉出租车“缩水门”还表明,政府管制并不是越多越好,反倒可能是越多越糟。国内出租车市场普遍存在准入门槛、价格限制等政府管控手段。为了谋生,出租车司机每月要缴份子钱,出租车公司也会向主管部门输送利益。且不论这些管理手段的利弊,管制就意味着允许权力干预,而权力干预若不受制约,就难免走向权力寻租。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严格监督“监管者”,使其驯服于法律,使权力不被滥用。 由此,在尽快查清“缩水门”真相的同时,还有必要从制度入手,加紧理顺出租车市场管理机制。在这方面,既要着眼于出租车行业特点,充分保障公众安全舒适出行,还要建立协商机制,让出租车从业人员顺畅地反映问题、表达意见。武汉“缩水版”出租车运行多时,司机怨声载道,何以等到央视曝光才获得当地相关部门的被动回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衬出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30]“官办出租车”折射行政“技术荒”
- [ 11-28]城管局办公司,不该发生的故事
- [ 11-04]出租车上小电视何时不伤人
- [ 07-23]交通安全常识应普及到每一个人
- [ 07-21]出租车内安装摄像头,你自在吗?
- [ 06-29]执法车唱“空城计”踢爆庸懒散作风之弊
- [ 06-14]燃油附加费该有“附加条件”了
- [ 05-29]深圳电动出租车起火原因要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