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垒与对话
www.fjnet.cn?2013-10-11 08:48? 倾 城?来源:长江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不久,有幸受邀去一个法官与学者对话论坛作点评嘉宾,这个论坛迄今已办到第十届了,但于我而言还很新鲜。对话现场虽不乏观点的针尖对麦芒,但各方的表达理性而优雅,没有泛泛论道,没有拍案而起,这种思辨的魅力和智识的分享让人愉悦。 微博兴,众声起,但在这样的公共场域讨论问题却时感艰涩。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大V中杂家多,越界发言的多,申博现金网的是主题先行,甚至信口开河,却拥泵甚众。而对公权的怀疑和对愤怒的迷恋,业已深入到网络草根的骨髓,特别是在司法这个原本更需要专业和理性的领域,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有时甚至无视法条,似乎只要一颗朴素正义的“良心”,就可以成为法官的法官。于是,往往一个信源不明的传闻,或是一起语焉不详的疑似案件,瞬间就能燃起人们纷涌而上的道德激情和不由分说的质疑怒火。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法官们的欲言又止、破帽遮颜。 社会转型期很多复杂问题和矛盾纠结,需要专业判断、理性考量和利益均衡,法院注定要给各类案件一个明确的结论,而其中立、独立和理性的内核也势必会导致裁判结果不可能和舆论诉求斗榫合缝,甚至可能背道而驰。很多时候,法官们置身于裁判的平衡抉择和舆论的风口浪尖,开口是错,被断章取义片面解读,不开口更错,被邻人疑斧三人成虎,更何况有时确有难言之隐。“判决之外,法官无言”的司法伦理,似乎并不适合当下的舆论生态。 时至今日,法院已经逐渐接受了所谓“两个舆论场”的分裂现状,并试图尽力弥合分歧,凝聚共识,给各界以信心。某种意义上,法院微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由当初零星地方小心翼翼的试水,到上升为决策层在新媒体时代以司法公开倒逼司法公正的方式之一,再到越来越多的法院加入合唱团谨慎发声。在重大案件回应公众关切上,济南中院“世纪审判”微博直播的破冰之举,则为这种路径探索予以了最醒目的注解。 但对话依然是困难的。多元的社会思潮、尖锐的利益博弈和复杂的世道人心,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的知易行难,决定了在司法功能的认识和敏感案件的处置上怀疑多过认同,长期潜藏幕后的冰冷魅影和芜杂人情充斥于现实司法,让民众对司法公正的疑心大于信心。而习惯了闭门锁户葳蕤自守的法院,放低架子和放宽心胸的转身姿势还显得笨拙,尴尬的执业环境和刻板的司法伦理,也限制了法官们面对公众侃侃而谈,甚至还可能因此获咎,凡此种种,也使业内人士对推进司法公开和拓宽对话平台的信心一度摇摆不定。 即便是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下的司法依然在窘境中咬牙寸进。司法理念的悄然回归,在众声喧哗中司法要有主心骨的共识,“审判季”密集的案件公开发布,依托信息化建设所搭建的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雏形初现,对网站、微博和微信前所未有的重视,都昭示了司法决策层向民众的诉求和感受积极靠拢以及敞开大院坦诚对话的决心。 新一轮司法改革启动在即,部分路线图已经依稀可见,法官们在QQ群里小心翼翼地转发着零星传闻,猜测着可能发生的积极变化,憧憬着即将迎来的司法清明时代,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切,或将在不远的将来,被这一代法律人亲身验证。(作者为某法院法官)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01]陕西致13人遇难火灾事故结案 5责任人被移送司法
- [ 09-30]政法委: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解决执法司法突出问题
- [ 09-30]政法委:政法干警违法违纪严重损害执法司法公信力
- [ 09-29]最高法今日将出司法解释 明确虚假恐怖信息案件量刑标准
- [ 09-27]法律专家释疑“两高” 网络诽谤司法解释热点
- [ 09-27]“回应型司法”更能粘合民心
- [ 09-27]只要司法纯正就不怕现实纷扰
- [ 09-27]谣言止于法治——律师、法官和检察官解读两高司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