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申博sunbet官网:|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申博sunbet官网:|专题|网事|申博sunbet官网:|申博sunbet官网:|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西岸时评 > 最新原创 > 正文

网络“砖家”泛滥,监管需凝聚合力“拍砖”

2025-07-01 11:09:00?作者:汪昌莲?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医美博主顶着“专家”头衔推荐项目,却拿不出资质证明;财经“大V”分析市场趋势,实则满嘴跑火车;某些机构批量起“素人号”,进行统一运营……现在,越来越多人上网寻求专业建议,这给了部分人“李鬼扮李逵”,甚至借机造谣传谣的可乘之机。针对各种“伪专业”信息,普通网民到底该怎么应对?不同主体如何协同发力、共同治理?记者进行了采访。(6月3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式增长,各类“专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或顶着某机构头衔,或自称“资深学者”,在社交媒体上高谈阔论,输出各种似是而非的“专业建议”。然而,细究之下,许多言论要么脱离实际,要么逻辑混乱,甚至纯粹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这些“专家”利用公众对专业知识的信任,贩卖“伪专业”,不仅误导大众,还扰乱社会认知秩序。面对这一乱象,亟需监管部门凝聚合力精准“拍砖”,遏制“伪专业”的泛滥。 

打开社交媒体,各类“专家建议”层出不穷:“经济学家称年轻人要敢于贷款消费”“养生专家推荐每天生吃泥鳅”“教育专家建议取消寒假”……这些言论往往违背常识,甚至带有明显的反智倾向,却因迎合算法偏好或煽动情绪而广泛传播。这些“专家”的套路大致可分为三类:断章取义,制造争议;伪科学包装,误导公众;流量至上,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专家”的言论,不仅浪费公众注意力,还可能造成实际危害。例如,错误的医疗建议贻误病情,荒谬的经济观点误导投资,极端的社会言论激化矛盾。当“伪专业”大行其道,真正的专业知识反而被淹没,社会认知环境日益恶化。  

“伪专业”之所以泛滥,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在算法推荐机制下,争议性、情绪化的内容更容易获得曝光,而严谨的专业分析往往曲高和寡。一些“专家”发现,与其踏实做研究,不如制造爆款言论,快速积累粉丝,进而变现。互联网降低了发言门槛,任何人都可以自称“专家”。一些机构为了蹭热度,随意给网红冠以“特邀学者”“首席顾问”等头衔,使其言论更具迷惑性。而目前对专家言论的监管几乎空白,即便明显误导公众,也鲜见追责。由于专业知识门槛较高,普通网民往往难以辨别真伪。一些“专家”利用专业术语包装错误观点,使部分受众误以为权威。

要遏制“专家”泛滥,不能仅靠网友自发吐槽,而需建立系统性监管机制,精准打击“伪专业”。 首先,社交媒体平台需对“专家”身份严格审核,如核实其学术背景、职业资质,对冒充专业人士的账号进行标注或封禁。同时,算法应降低争议性言论的推荐权重,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特别是,建立专家言论追责机制,对严重误导公众的“专家”,相关行业协会或监管部门应介入调查,必要时公开驳斥,甚至取消其专业资格。此外,教育机构和媒体应加强科普,帮助公众识别“伪专业”,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真正的专家,应当以严谨的态度服务公众,而非沦为流量的附庸。治理“专家”乱象,既需要监管的铁腕,也需要公众的明辨。唯有如此,才能净化网络信息环境,让专业回归专业,让知识回归理性,让专业的知识真正造福社会。(汪昌莲)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申博现金网>>申博sunbet官网:今日重点
申博现金网>>申博sunbet官网:国内热点
申博sunbet官网: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申博sunbet官网: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申博sunbet官网: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