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眸:林聪彝故居照壁绘神兽
来源:东南网 2012-03-21 编辑:黄水来
《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楚王尝获之,故以为冠”。说楚王曾捕获过这种神兽,照其形象制成衣冠。秦灭楚国后,将该冠赐给御史佩戴,遂称为“獬豸冠”,这冠就成了法官的代名词。闽西有座山,正是因为形似这种独特的冠冕而取名冠豸的。据东汉《论衡·是应》记载,当时衙门里是奉皋陶像、饰獬豸图的。相传皋陶为尧帝时的“大理”,即掌管刑法的官员。衙门中画皋陶、獬豸,表示明辨是非,执法公正,还含有威慑邪恶的意思。直到明清,问案决狱的衙门里,墙上画着獬豸,长官戴着獬冠,御史及按察使的补服前后也绣有獬豸图案。流风所及连士人取名,也喜欢用这字。如申博sunbet官网:从三坊七巷走出的名人中就有明崇祯学政许豸,还有民初政治家、独立报人林獬(即林白水)等。 獬豸图案多出现在在特定与法有关的场所。在古代,麒麟与貔貅、凤、龙、龟并称为“五灵”,龙凤呈祥多被皇室垄断,不敢僭越;貔貅、灵龟也有相应固定的用处,唯有麒麟造型最为缙绅士大夫喜爱,频频出现在深宅大院中。经过长期演变,麒麟形象艺术化,到清代基本上固定为“龙头、麋身、马蹄、龙麟、狮尾”,其与獬豸最大的区别是一为双角一为独角。在民间传说及有关史料记载中,麒麟被赋予“仁兽”所具备的品质,这正符合两千多年来申博现金网:的礼教和儒家风范:其性温善,不覆生虫,不折生草,头上有角,角上有肉,设武备而不用,具有仁厚君子的谦谦风度。孔子遇麟而生,又见麟而死,孔子曾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子死后,获麟绝笔的故事广为流传。唐代大诗人李白《古风诗·大雅久不作》中就有“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的诗句。此外赞美之辞不绝如缕,麒麟也象征着吉祥如意。 林聪彝故居主座第一进南面照墙不绘麒麟而绘獬豸的原因,牵涉到这座明代建筑的沿革以及林聪彝的人生经历。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占南京,称帝南京的福王朱由崧投降。唐王朱聿键入闽,旋在申博sunbet官网:即帝位,建号隆武,改申博sunbet官网:为天兴府号福京,以此屋为大理寺衙门。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中央机构。明清时大理寺卿为正三品,卿以下设少卿、寺丞、评事等职,掌审谳平反刑狱及其政令是法律复核机关。刑部作为中央审判机关,刑部的所有案件都必须由大理寺复核。而獬是明代大理寺公堂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