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调直落 马英九如何才能顶得住
来源:台海网 2012-10-22 编辑:黄水来
??? 台海网10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燕子)到10月20日,马英九的第二个“总统”任期刚满五个月。但对他来说,这短短五个月却似乎比第一任的四年加起来还要漫长。就像中了某种诅咒一般,无论是“内阁”人事还是各项施政,马“政府”这五个月就像在进行一场“出包”接力赛,各种意外状况此起彼伏。连带着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也不断刷新“下限”。不久前还在选举中坚定地以选票支持马英九的民众,一转眼却变成了对马“政府”最不满的人群。曾经有本畅销书名为《谁动了我的奶酪》,教读者把握自己人生中的“奶酪”。在此,导报记者特别进行盘点,看看究竟是哪些人和事,动了马英九“总统”生涯中的“奶酪”。 用人“伤不起” “内阁”人事频“出包” 对于后吴敦义时代的“内阁”人事,马英九可谓精挑细选、谨慎小心。但即使如此,过去五个月里,陈冲“内阁”的“非战斗减员”频率也高得有点夸张。从“行政院秘书长”到 “行政院发言人”,从“财政部长”到“劳委会主委”,各种“请辞”声不绝于耳。“内阁”人事异动过多,马英九的用人能力再次成为众矢之的。捎带着陈冲也被认为是“傀儡阁揆”,与马之间的互动关系更成为媒体追踪的热点。 “内阁”人事秩序的“乱象”,最早是从“财政部长”刘忆如闪电请辞开始的。就在“证所税”只差临门一脚的时候,刘忆如发觉国民党版本的证所税方案与自己推动税改的理念差距太大,所以 “不如归去”。类似因“理念不合”请辞的事件,几乎是马“政府”一再出现的“噩梦”。在刘忆如之前有“卫生署长”杨志良、“法务部长”王清峰,在她之后还有“劳委会主委”王如玄。这种党政不同调、理念与政策分歧的现象,被认为是马“政府”学者型官员的通病。此后,随着经济景气的下滑,起初让马英九引以为傲的“财经内阁”成员,甚至遭民众点名要求“下台”。 而另一些不得不请辞的 “内阁”成员,则让马英九彻底“伤不起”,前“行政院秘书长”林益世的索贿贪渎案就在此列。一名得马青眼、扶摇直上的青壮派“国王人马”,才上任一个月就因涉贪落马,当时媒体评论认为,这件事对全新的马 “政府”绝对是沉重打击。事实上,林益世案是民众开始对马英九“不耐烦”的关键。直到近期前“行政院发言人”胡幼伟在脸书秀iPhone“草船借箭”引火烧身事件,网络舆论甚至已经连批判都“懒得”,转而开始“恶搞”。如果说“内阁”施政无力是马“政府”的硬伤,那么人事上的频繁 “出包”,就是在不断摧毁马“政府”的“内功”。 |
- ·国务院:2015基本实现全民病有所医
- ·第五届文博会26日到29日在厦举行
- ·未来榕白天气温回升昼夜温差10℃
- ·申博sunbet官网:申博sunbet官网:马拉松赛网上报名今启动
- ·广告公司在申博sunbet官网:抢先开山寨糖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