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休耕政策有重大转变 农村不安
来源:东南网 2012-12-31 编辑:黄水来
“农田规模愈大,才有竞争力!”嘉义新港乡种稻达人杨宗耀,经营家族农田约6公顷,他说“10公顷是最理想的规模”,若有好农地释出,他会考虑承租,不过他也承认,儿子并不愿意接手农务。 活化休耕农地 当局请客 地方埋单 当局从明年起,每年仅补助1期休耕,苗栗县并将补贴草莓等22种地特区特产转作,县府认为有助于提升农民意愿,活化休耕农地使用5到6成;只是2014年起,县府必须负担每公顷2000元的补贴,当局请客、地方埋单,加重财政负担。 台当局活化休耕农地,希望提高粮食自给率,明年起4年启动“调整耕作制度活化农地中程计划”,每年补助1期休耕,以鼓励地主复耕1期作,或出租给有耕作意愿与能力农友种植,明天起1个月受理休耕转作申请。 当局放宽转作种类,苗栗县提报的地区特产,有芋头、食用玉米、草莓、落花生、甘薯、杭菊、蔺草、番茄、食用甘蔗、莲藕、仙草等22种。 农政官员说,活化休耕农地是对的方向,否则农地不仅没有生产价值,有时还杂草丛生,成了病虫害的源头,此外,由下而上提报,宽列22种地区特产,符合苗栗县的土质、气候,农民技术没有问题,政府又有补贴,意愿应会大幅提升。 此外,“小地主大佃农”从原设定2006或2007年连续休耕农地,放宽到1994年到2003年种过水稻有案农地,当局辅导通过农会“农地银行”媒合出租,以利大佃农扩大规模经营。 符合农保年资满5年,且年满65岁的资深农友,将农地出租给大佃农,除有租金收入,另可领取老农年金与离农奖励,仍可安享退休生活。 不过,农政官员指出,新制22种地区特产部分,2013年每公顷转作补贴2.4万元,全由“农粮署”负担,但2014到2016年,农粮署补贴2.2万元,差额2000元必须由县市政府吸收,推估苗栗县1年必须因此多支出1000万元,财政负担更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