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

省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123月1

?

政和县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模式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

政和县以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针对流动党员“管理难落实、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和管理服务新机制,在流动党员集中的上海,成立驻外党委1个,驻外党支部9个,为流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和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创新组织设置提升凝聚力。一是创建驻外党组织。按照“有利于党员合理流动、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党员发挥作用”的原则,在外出流动党员逾两百人的上海成立驻沪党委,并按党员地域分布和行业特点设立22个党小组,做到党委有人主管、支部有人专管、党小组有人协管。二是创办流动党校。针对在上海务工经商党员人数多、学习机会少、求知欲望强的实际,今年1月依托驻沪党委成立流动党员学校,通过点名调训或名额分配的方式,对流动党员按年度或季度分批进行形势政策、法律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及实用技能的培训。目前,流动党校已开办培训班2期,培训学员140人次。三是创设维权机构。依托驻沪党委和商会设立“法律援助中心”,成立法律咨询与维权队伍,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联系沟通,积极为在沪企业和创业就业党员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合法权益。去年来,维权联动组织帮助外出务工人员追缴拖欠工资200多万元,协助处理工伤事故和其他侵权案件60多起,依法索赔金额150多万元。

优化管理服务形成向心力。一是建立“双重档案”。结合春节党员返乡过年的有利契机,对830名外出流动党员的去向、工作、生活、联系方式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详细了解他们在外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就业培训需求,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库;按照《流动党员活动证》的管理制度,对流动党员实行建档立卡管理,及时为尚未领证的21名流动党员补发活动证。二是实施“双向联系”。建立支委与流动党员、党支部与流入地党组织“一对一”双向联系机制。基层党支部指定一名支委,通过电话、书信、网络等方式,不定期向外出党员通报支部活动情况,了解他们思想工作状况。同时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互通信息,配合流入地党组织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三是开展“多项活动”。在外出党员中广泛开展“党员示范户”、“党员先锋岗”、“党员诚信经营店”、“我为企业献一策”、“党员示范生产线”等活动,引导他们亮出身份,争当表率。2011年共有24位党员由于诚信经营,文明经商,被驻外党组织授予“党员诚信企业”、“党员诚信经营店”牌匾,共有130多位党员围绕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得到企业重用,实现自身成长与企业发展良性互动。

突出作用发挥增强原动力。一是激活人脉优势。鼓励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推出《政和县党建手机快讯》,每周向在外党员发送党建工作及家乡发展最新动态,在乡情、亲情、友情的感召下,在外党员企业家及其亲友带着资金、技术、项目回乡投资办厂。如,流动党员郑荣树回乡创建集竹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旺德福竹木工艺有限公司,年产值近5000万。据统计,去年以来共有12名外出流动党员回乡创办企业,吸纳城乡劳动力就业2700多人,有60多人带着先进技术回乡从事现代农业,成为农村产业发展和增收致富带头人。二是发挥信息优势。流动党员发挥信息灵通的优势,积极为家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信息服务,为家乡产品拓宽销路。镇前镇流动党员帮助该镇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与各地大中型超市、连锁企业、部队等采购商建立起联系方式,与好当家超市采购商现场签约800万元。去年来,在外党员共为家乡提供290条信息,带动2000多名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帮助销售竹笋、茶叶、锥栗等农副产品达2300万元。三是吸引资金回流。各乡镇在外党员和成功人士自发成立的8个“教育基金会”,共筹集教育基金3600多万元,有力改善了当地教育教学条件。杨源乡西门村在上海经商党员筹资创建的“爱心基金会”,为家乡建设投入300多万元资金,极大改善了家乡的面貌。今年以来,在外党员共为家乡引进项目23个,提出建议81条,支持公益事业资金1000多万元。

?


责任编辑:陈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