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专题> 皮革“毒胶囊”流入九大药企> 分析评论 > 正文

从老酸奶疑云到皮革胶囊 公众安全交托何处

www.fjsen.com?2012-04-18 10: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我来说两句

?又见废旧皮革与工业明胶!据昨日央视《每周质检报告》报道,在浙江省新昌县“全国有名的胶囊之乡”,皮革下脚料提炼出的劣质工业明胶被用于药用胶囊,包括吉林海外制药、四川蜀中制药、修正药业等知名企业被指涉嫌使用该种工业明胶原料制作的胶囊,其多种药物经检验重金属铬含量严重超标,超标最多的达90多倍。

随着媒体调查的镜头,公众所见令人震惊。各种皮革的琐碎下脚料,经过生石灰浸渍膨胀、工业强酸强碱中和脱色、多次清洗等一系列工序,以其为原料所熬制出的工业明胶,被厂商信誓旦旦地保证“完全能够用来生产药用胶囊”,大肆销售。而为其行为背书的,则是诸多胶囊制造厂、制药厂,明知不可为却悄然为之,不经任何必要检测就让这样的胶囊药物流向市场。经检测发现,诸多涉案药物重金属铬严重超标,原本寄望于治病的药物,却俨然成了致命的“大杀器”,如此“公开的秘密”实在骇人听闻。

在此之前,则是另一场至今未见完全消散的“老酸奶涉嫌添加工业明胶”风波,尽管有多家行业协会出面表态,言辞间甚至不乏赌咒发愿,但个中疑窦依然让公众心有余悸。而今,围绕工业明胶被指大面积用于胶囊制造,是否还可用一句“不足虑”轻松带过呢?眼观“业内非常普遍”的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的乱象,在同等戒备状态的食用领域,是否还能确信真的安全无虞?

面对如此岌岌可危的安全困局,各方仓促的表态已无法消弭公众的诸种疑虑。而回到此前“老酸奶涉嫌添加工业明胶”传闻的风波,至今无法完全消散的焦虑,让公众的信任无以托付。惟有的脆弱反抗,只剩下“因噎废食”这一项看似荒诞的选择。因为在“不必惊慌”的安定人心之外,最应当细细展开进行证据呈现的爆料者,采取了欲言又止的作态继续他的“不细说”。争相上场的商家表态,除了缺乏信赖度的笼统誓言,依旧无法让人看到哪怕一份权威的检测报告,职责部门至今不出面回应,倘若没有此次“皮革胶囊”的及时接力,工业明胶与老酸奶之间的暧昧关联,是否还会有机会继续追问?

彼时所谓业内人士从成本角度曾有计算,用“如果用工业明胶,一吨酸奶也就省几十块钱”来推导“用工业明胶不划算”的结论。此类说法亦曾屡屡出现在诸如三聚氰胺、地沟油等公共安全事件的早期辟谣中。如2011年8月份,申博现金网:工程院院士孙宝国声称:“‘地沟油’味道很大,如果处理到没有异味,那么需要投入很大的成本,所以回到餐桌是不可能的。”这已为全国各地破获多起地沟油案所证伪。事实证明,造假或者使用劣质原料的高成本,并未阻挡不法企业(甚至不少知名企业)的冒险脚步。且只要是稍微成熟的黑色利益链,在尽可能地降低成本方面,总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已经查处的案例已屡次给予人们这样挫败感十足的体验。

食用抑或药用,工业明胶均在国家严格禁止的行列,同样都有堪称严苛的准入与监管制度,此厢工业明胶侵入制药的同时,工业明胶与食用产品绝缘的信心,是否真的还充足?因为那些严苛的准入与监管制度,亦曾经在刚刚过去的时间,被信誓旦旦地用来论证老酸奶与工业明胶之间的“不可能”。有媒体曾刊文称,明胶的生产供应有着极为严格的分级,“食品级、工业级和药用级有分别的生产许可”,普遍性采用工业明胶可能性不大。而现在看来,起码在药用领域,这种“严格的分级”与生产许可并未禁绝工业明胶的横行。即便是在严格监管的状态下,“不可能普遍使用”所给予消费者的,恐怕也并非一份安全,而是更不可捉摸的恐慌——— 那被轻松忽略的“个别使用”,将殃及人们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在社会陷入普遍性不安之时,有必要追问的,不仅是在这条肮脏的利益链条上的诸多环节企业和被形同虚设的制度管理,还有在千里之外的媒体调查出炉之前,“灯下黑”的各地执法监察部门———对猖獗违法的长期无视,是真不知情,还是已成为那条利益链不可或缺的一端?据昨日央视报道,媒体报道中的涉事企业,当地执法部门赶去执法时,厂房却突然起火,票据和电脑被烧毁。个中玄机,究竟何解?

丑闻既出,调查结果和辩白总会应声出炉,但如何真正给公众以交待与信心,却显然没那么简单。媒体的调查绝非问题的全部,只能作为冰山一角的引子。拥有更广泛调查能量的政府部门,需要检讨事发前的失职(各项常规抽检何以检不出如此严重的问题),必须迅速启动彻查程序。需要彻查的,不仅是出现在媒体报道中的几家企业、几个地方,必须涉及乱象频出的整个行业,以及很可能同样失陷的相关行业领域。

  • 责任编辑:蓝晓梅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