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遏制人情消费> 相关报道 > 正文

从“人情消费”到钱权交易

www.fjsen.com?2013-06-26 16:53? ?来源:齐鲁网 我来说两句

原标题:从“人情消费”到钱权交易

“人情消费”本是一个中性词,意指人情往来的费用支出,以期加深感情和促进交往。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人情消费开始变得泛滥,名目繁多,让许多人不堪重负。国内某机构数月前做过一项题为“你为人情消费所累吗”的调查,约5800人的样本,结果显示,64.4%的人每年在人情消费上花费1000至6000元,其中超过6000元的占到近两成,53.2%的受访者感觉人情消费负担重。

  负担重,很大程度上来自被动“人情消费”.逢年过节、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孩子生日、老人做寿,送礼表达一份情意,无可厚非。但当红包的厚薄成为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尺后,人情消费便申博现金网地陷于被动。请客与送礼过程中,夹杂着攀比心理、补偿心理、从众心理等,如此复杂而又纠结的心态下,请客的档次越来越高,礼金越来越厚。不少人即便经济拮据,勒紧裤腰带也要送礼,所谓“砸锅卖铁也要给”,也有人慨叹“人情猛于虎”.然而,热热闹闹的“消费”之后,结果却是人情越来越薄,社会风气越来越坏。

  还有一种被动“人情消费”,主要对象是一些“关键人物”.这种行为则容易滋生钱权交易的腐败行为,更加扭曲人际关系,破坏社会风气。比如,个人或企业要办某件事,走一般渠道办不成,就找那些职能部门的“关键人物”,请客吃饭又送礼,吃饭当然要高档,礼金当然要“拿得出手”,而对方还人情债的方式便是通过“内部关系”把事办成。也有一些掌握“实权”的人物,不敢明目张胆地进行权钱交易,借着给小孩办升学宴、给老人办寿宴等机会,广发请帖敛财,其下属和仰仗其权力生存的单位,不得不奉上厚厚的“人情”.在计较投入与产出的心态下,人情往来沦落成赤裸裸的利益交换。

  • 责任编辑:林洪熙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